Monday, March 9, 2015

對Apple已沒有期望

十幾年前,作為IT人,當然有玩砌機。砌黎砌去,最終都只會用返Windows,最多整部Linux當Server用。直到Apple喺香港越來越多人識,而D product又的確幾elegant,跟住就不停買Apple野,包括iPhone, iPad, MacBook Air, Mac mini, Airport Express 等。

圖片來源:Apple網站

今日,Apple產品已經好難再吸引我。喺三月九日發佈會之前,聽到傳聞會有12吋iPad,我已經不感興趣,因為12吋對我黎講實在太大,而且Apple必定用返鋁做外殼,唔會輕得去邊。而且,iPad咪又係用返iOS,新瓶舊酒,無甚變化(雖然最後都冇12吋iPad)。而一直話會出o既Apple Watch,我更加係諗都唔會諗。淨係嗰粒「Digital Crown」,即係轉得o既button,呢個設計我已經覺得好白痴。試諗下,普通手錶要較返啱個日期時間,都要除隻錶出黎先較到,咁即係話,唔除出黎咁用嗰粒制係極度唔方便。如果要經常用,咁就更加係玩自己。

圖片來源:Apple網站


三月九日發佈會,最令人失望係Apple TV竟然冇update。唔通Apple真係要放棄呢個戰場?另外,The New MacBook竟然得一個USB-C。由於MBA續航力強勁,我當年買MBA,第一個原因係唔洗帶火牛出街,而家新MacBook竟然迫我帶分插出街?而且,部機叉緊電咪用唔到external hdd囉?咁如果我想由一個external hdd過file去另一個external hdd,咪又係一定要有個分插?今日o既MacBook同以前咁user friendly o既MBA相比真係差好遠,真失望。

圖片來源:moto360網站

講真,一直以來我都係覺得android比iOS好,因為靈活性高,而且android根本就係一個linux,基本上喺裡面做乜都得。不過好可惜,一開始android機就唔夠Apple機好用,又慢又多bug,所以試過第一代Samsung Galaxy S之後,就轉用iPhone。不過到左今日,好多好正o既android device不停湧現,以smart watch為例,唔少人覺得moto 360比Apple Watch靚好多。而Tablet方面,小弟都覺得Sony最近發佈o既Xperia Z4,可以喺水底用,又輕又薄,設計到單手都用到,比iPad強太多喇。
圖片來源:sony mobile網站


Monday, March 2, 2015

IT interview (10) - ibank

IT界好多人都會以ibank為目標,諗住入到去做就冇死,人工高之餘仲有十幾廿個月糧咁多o既bonus。但你又知唔知想入ibank要經過點樣o既interview?

身邊有唔少朋友都做過ibank,有D仲做緊,有D已經辭埋職出返黎細公司做。明查暗訪之下,得到唔少ibank interview o既資料,今次就同大家分享下。

首先,我諗大家會以為ibank高高在上,interview一定好嚴謹,要過五關斬六將,其實未必o既。據了解,ibank反而未必會有paper test,好多只會口頭問technical野,而且多數係情境問題,例如喺某某情況之下,你會點做,或者有乜乜乜要求之下,你會點design成套system。反而好多vendor都好嚴謹,要你做paper,唔單止係MC,仲會有數學題,IQ題,即場寫code等。點解會咁呢?

其實ibank請一個developer,會明白到呢份工需要o既technology佢未必全部都識,就算識,亦唔會expect佢係專家,所以好多時請左一個人之後,都會比時間佢重新去了解清楚要做D咩,然後會比時間佢去學返需要o既野,慢慢train up佢,久而久之就會有一個好專業o既團隊。不過,technology可以學,但唔係個個有心去學,而且解決問題o既能力就更加唔係睇書睇文章就學到,而係靠經驗。所以佢地請人,就會變得著重於呢一類能力。而vendor公司,請個developer返黎,九成時間都只係揼code,解決問題呢D重任唔會輪到你,而且一般vendor公司turnover都唔細,做一兩年就走係好正常,所以唔會比時間你去學野,亦唔會教你好多野。所以interview時就通常會問technical問題,比大量test你做,務求請返黎o既人都係一返工就可以落手揼code。

ibank o既interview仲有一樣野比較特別,就係會比較著重語言。外資o既ibank,一定會試你英語得唔得,好多時會全程用英文。中資o既就會試你普通話,甚至要你寫中文。唔係怕你唔識寫中文字,而係要你用返大陸中文用語,好多時最難反而係寫中文。

至於點樣先可以得到一個ibank o既interview機會呢?首先,你當然要有料到,然後,你o既CV要寫得好(可以參考小弟其他文章),最後係,你要搵個agent幫你apply。其實你自己都可以去apply的,不過成功率非常低,因為每日都有非常多人apply,而你只係成個pool裡面其中一個。但如果經agent,你份CV有可能skip左個pool,直接去到IT部門主管手上,成功率大大增加。而呢樣亦係job agent唯一好處。

Wednesday, January 28, 2015

新一年,新Project

好幾個月冇寫blog,上一篇文章已經係上年o既事。

新一年,想寫新topic,諗左好耐,寫咩好呢? 睇返之前七十幾篇文章,主要寫IT職場o既事,有D係關於管理經驗,有D就同搵工有關,仲有少少係technical D o既,仲有幾篇係測試性則o既小說。而其中最受歡迎o既文章係關於寫CV同interview,我諗係因為真係好少人好似我咁轉工轉咁多次,又in人in左咁多次,所以我o既經驗比較有參考價值同埋比較實用。而且,IT一向都唔係D一做就做十年o既工,所以不停轉工好正常,而轉工就要搵工,要準備CV,所以學寫CVo既需求就比其他行業大。

呢幾個月,雖然冇寫文章,但都收到email問候我近況,其實我覺得幾感動,因為呢個blog其實唔算多人睇,但仍然有人記得我,我覺得已經賺左。

黎緊呢一年,我希望有個新嘗試。我本身係Development Background,一直以來都係寫code多,就算做到管理層都好,仍然keep住寫code(其實係冇得唔寫T_T)。如果有寫開code o既,都會明白咩係open source project。我用得比較多o既language係Java,而Java正正就有非常多open source project的。

先岔開話題一下,最近同一位朋友傾計,提到一個老問題:C++同Java比較,邊隻language快?如果你知咩係C++同Java,繼續睇落去之前,先用十秒諗一諗。

事實上,呢個老掉牙o既問題一直有人問,從來未停過。只要花少少時間,search下,你就會發現無論幾詳細o既比較,總會有缺失遺漏。同一個algorithm,你話C++快?但Java行順左仲快喎。咁你係比較緊頭一分鐘,定係第二分鐘?覆雜程度高o既application,C++快?可能係o既,但你要用一年去寫,Java就只需一個月,咁不如買勁D hardware好過啦。

其實呢個比較一開始就唔應該出現,因為同你問緊IT人工高D定accounting人工高D一樣,唔同情況下,結果好唔同。你話IT人工高D咩?你講緊Bill Gates呀?咁accounting人工都可以好高喎,你唔見big 4 o個D高到人人羨慕咩?比較C++同Java,就好似比較緊AMD同Intel CPU一樣,唔同用法唔同結果.亦好似比較Linux同OS X一樣,好睇你比較邊一方面。

無論如何,我一直都寫開Java,深明Java o既缺失。由於Java o既standard library係for general purpose,所以唔可能任何情況下都又好用又快。所以好多比較大o既公司都會自己develop一套代替standard library o既工具,我寫左咁多年Java,又點會冇呢。

所以,我頭先所講,新一年新嘗試,就係想將呢套library open source左佢,令同業受惠。由於呢套library係針到金融系統去優化,所以用o係其他地方未必會方便好用,但亦可以作為一個參考。

不過成個project啱啱先構思好,所以仍然需要時間去準備,有消息時會再o係我個blog公佈。希望到時會有人支持下~黎打下氣都好~






Tuesday, November 4, 2014

管理(12) - 遲到

如果你係一間IT公司o既老闆,你有個好強o既員工每日都遲到,你會點做?想炒左佢?可能要幾個月時間先請得返適合o既新人去填補佢o既空缺架喎。咁咪得不償失?

呢個世界實在有太多老闆過份看重遲到問題,佢地連一分鐘都會同你計得清清楚楚。但其實有冇諗過,你要員工準時返工,咁佢就有權準時放工。事實上,如果你唔同佢地計得咁清楚,佢地會覺得唔準時放工都冇所謂,反而想做完手頭上o既野先走。

邊樣對公司著數D?自己計下條數啦。

今日o係Quora見到有人問同一個問題,所以呢個問題的確係困繞住好多人,包括老闆同員工。




不過,並非每個行業都可以容許員工遲到。例如金融行業,由於交易所有特定開巿時間,員工遲到的確有可能影響公司運作。所以作為老闆,唔應該人地點做就跟足,應該要自己思考一下點樣先對公司最好。

Monday, October 27, 2014

管理(11) - 同事遞信關我乜事?

曾經o係超過十間公司做過o既我,觀察到每間公司o既管治方法,文化,流程等,都係有各自一套的。不過,每間公司,無論大定細,其實都有共通點。說穿了,公司之所以存在,其實咪又係為左做生意搵錢。為左達到目的,老細們都搞盡腦汁去優化公司各個部門以賺取最高利潤。可是,雖然如此,佢地其實每一日都犯錯,例如過份主觀,太愛面子,一成不變,不懂用人等。

看了老占的文章,很感概:
公司新來了一個Reception叫Sarah

說真的,每一位新入職o既同事,開始時一定很願意為公司打拼,希望做出成績,從而得到重視。但每一位遞信o既同事,亦必然有某些原因而令佢對公司不再存有希望。一位同事由很願意打併,慢慢轉變為不再存有希望,如果話公司沒有責任,相信很難說服人。

可是,每位老細都會覺得同事要離開,唔代表公司做得唔好。係佢自己受到外面其他公司o既引誘,又或者係同事自己expectation同公司太大落差,所以佢先會走。一句講晒,公司冇問題,係佢自己o既問題。

曾幾何時,我o係一間公司入面做左兩年多。當年我只係一個Analyst Programmer,但負責公司其中一個最重要o既system。我見到無論係個system本身,定係deployment流程,甚至人事安排,team structure都有好多問題。反映左無數次而不果之後,我最後寫左份proposal。

結果點?三個字,石沉大海。

同老占文章中描述o既現像一樣,提出意見,就等於挑戰權威。為公司好,高層會覺得你多事,有不軌企圖。

o係香港工作,其實都幾悲哀。

Monday, October 6, 2014

管理(10) - 從佔中看管理

佔中這件香港大事,相信讀者們無論是否身處香港,都已經耳熟能詳(大陸除外)。但如果抽離一點,客觀一點去看整件事,我地從中可以學到咩呢?

1. 口說聽取民意,最終郤被歪曲
作為管理層,聽到員工意見,好多時第一個反應就係覺得煩。無論佢地嘅意見幾咁客觀,目的係幾咁為公司好,但講意見嘅唔係老闆,所以已經預設左佢講野冇point。就算老闆同員工講嘅野係一模一樣,都係老闆啱,員工錯。咁樣只會令員工反感,繼而失去動力,最後員工個心已經唔再係為公司好,所以只會經常犯錯。就好似佔中前,梁振英政府口口聲聲話聽取民意,郤將「要求真普選」扭曲為「要求一人一票」,何奇可笑。結果,有目共睹,遊行遊過了,發聲發過了,唯有佔領中環。

2. 官字兩個口,闆字三個口
做老闆最忌反口覆舌。唔少老闆好多時都唔記得自己講過D乜,就算有晒email,甚至有秘書日日提,都仲係唔記得。所以當下達命令時就會比人感覺反口覆舌,朝令夕改。今日就叫你唔好搞某個project,聽日就問你個project搞成點。咁你到底想點?乜都你講晒啦。就好似梁振英政府咁,一邊話會同學聯對話要佢地和平理性,一邊又暗中耍手段令示威者起衝突,以便名正言順去清場。神又係你,鬼又係你。

3. 政府清場失民意,公司炒人失士氣
公司員工士氣非常重要,如果士氣低落,生產力自然下降。而炒人係最打擊士氣嘅行為,所以未到最後一刻,公司寧願要員工放大假,都唔會直接就炒人。公司炒人,輕則令士氣低落,重則火燒連環船,即有大量員工短時間內辭職。就好似學生剛開始集會時,政府一下子就出催淚彈,結果反而引起全港市民質疑政府做法,令原本只佔領中環,最後郤擴散到旺角、銅鑼灣和尖沙咀。

4. 警方不執法,老闆有偏見
作為老闆,好多時要處理員工之間不同意見。如果一直不正視,就會令公司內部產生矛盾,工作混亂。如果處理時稍有偏頗,必然引起更大矛盾。所以處理不同意見時,必須公正客觀,唔好因為職位高低或親疏有別而有所保留,如果唔係,員工好難會再相信老闆。如果好似最近旺角街頭示威咁,警察放過打人者和非禮者,引起公眾懷疑警方執法有政治立場,咁以後就好難再得到公眾支持同信任。






Thursday, October 2, 2014

佔中現場所見所聞

曾幾何時,我以為今次佔中行動會好似之前咁,玩一兩日就會完。通一晚頂,好多人都仲頂得順,但兩晚三晚就好難講,最後集會人數就會大幅減少,然後自動散去。但過左兩晚之後,人數的確有減少過,但總會有人補上,令人數回升。我相信原因在於警察施放催淚彈,激發家中市民一齊支持示威者。而最始料不及嘅係,呢頭放完催淚彈,嗰頭就比人佔領旺角同埋銅鑼灣。





我其實唔太支持佔領地點太多。今次佔領中環行動其實目的係想表達真普選嘅訴求,而並非以民為敵。所以當知道尖沙咀被佔領,上水同元朗亦有人想佔領,我反而覺得佔領目的有點變質。我唔知道係咪有人打算騎劫佔中行動,定係有人搧風點火,令集會者與巿民發生沖突,使政府出師有名。我只知道佔中發起人叫人守護主要佔領地點係正確做法,至少要搞清楚佔領上水元朗並非佢地行動一部份。





佔領行動過左咁多日,常然會有巿民反對,但最估唔到係梁振英會企得咁硬,連坐低傾嘅機會都唔比,拖得就拖。我相信佢其實係等冇出黎集會嘅巿民慢慢醞釀反對佔中聲音,到時聲音夠大,佔中行動就不攻自破。而為左加速呢個過程,好多打手已經做緊野。例如喺網絡上製造假消息,打上電台講假故事,甚至斷章取義咁將集會人仕描繪成暴民。



我同意十幾萬集會人仕中,唔會個個都係高質素,梗會有少數人係害群之馬。只有去過現場嘅人先會明白集會嘅人係咩人,佢地喺度做緊乜野。嗰種守望相助,和諧嘅氣氛,我真係唔知邊度先會見到。可以肯定嘅係,大家心裡面都有同一理念,同一種感動,先會創造到咁嘅氣氛。




今日,我黎到金鐘政府總部門外,我見到公民廣場已經唔再開放比公眾集會,對我黎講,就代表民主已經消失,而且被冷冰冰嘅鐵欄圍住,而鎖匙就喺強權政府手上。回想當日因推翻國民教育而於公民廣場靜坐,呢個情景,我諗好難再出現。

今日所見所聞,再一次感動我。唔係因為佢地做左D咩,而係因為佢地呢種和平氣氛,令人覺不自覺地主動去幫手,令人好想保護佢地。